從孩子身上學到的溝通提醒
2023 Dec 22 人際溝通
我的兩個孩子在車上都會輪流聽歌,有一天放學回家路上,輪到米米聽歌的時候,他哥哥跟著音樂一起唱,但米米不想要哥哥唱他的歌,於是就開始大哭。
抓寶聽到弟弟哭,加上我們的制止,很快就停下來不唱了,我們也努力安撫米米說,哥哥已經沒有唱了,哭哭就聽不到音樂很可惜喔,但米米卻越哭越大聲,讓我們也感到很困擾。後來實在忍受不了他的無理取鬧時,也用了比較嚴厲的語氣請他停止,不過卻沒有效果。
好不容易忍耐到了目的地,大家都下了車,只剩米米還坐在安全座椅上哭不停,我蹲在米米身邊,看著他的眼睛問他說:「你生氣是因為哥哥唱你的歌嗎?」他說是。
然後我再問:「那剛剛哥哥已經沒有唱了,你還是很生氣嗎?」他也說是。
聽到這裡,覺得很莫名其妙吧?明明已經沒有可以生氣的點了,怎麼還一直生氣呢?但仔細想想,米米才三歲,還沒辦法很清楚自己情緒的來源,依循現有的脈絡來溝通可能沒有幫助,所以我試著調整一下思維。
我問:「那你想要哥哥停下來不要唱嗎?還是想要爸爸抱抱你?」
米米說:「我要爸爸抱抱!」一說完馬上就撲上來,差點讓我跌倒。
抱在懷裡暖暖的,也感覺他比較沒那麼激動了,我問:「是爸爸剛剛生氣,你才哭哭嗎?」他很用力的點了點頭,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說不清楚的感受,是在這個地方!
抱完之後,我們和好了!我問他要不要跟我牽手一起走,他說:「我要跟媽媽牽,也要跟媽媽和好!」就像隻企鵝一樣一顛一顛地跑向慧玲,抱一下之後,又再牽手回家去。
這些對話讓我學到很多事情,也有更多溝通的提醒:
(一)先幫助對方找到情緒的原因
人們不一定時時刻刻都知道自己當下情緒的原因,所以當強烈的情緒出現時候,往往都不太理智。 在理由不清楚的狀況下,以現有的資訊來溝通,可能還會讓對方更搞不懂自己的情緒,會有「對呀,都已經沒什麼好生氣的點了,我幹嘛還生氣?可是我就還是好氣,就是很氣啊!!!」的想法,既混亂又激動。 知道自己正在什麼情緒裡,以及知道情緒的原因,這些情緒「被接住」了,才會放過你的注意力,讓其他念頭回到聚光燈中,也才有機會回到理性的狀態。
(二)接受情緒,以及情緒產生的原因
人的所有情緒都有合理的理由,只是如果自己搞不懂這些情緒的原因,會因此產生更多情緒,會有疊加的效應喔!同樣地,在他人不知道你情緒背後的原因時,則會被認為自己是無理取鬧,這也會使你的情緒更加強烈。
(三)尊重對方的立場,不要用自己的立場來反駁
有時候,你知道對方之所以會有這個情緒,是因為他對你有一些他單方面的期待,這種時候,只要界線很清楚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即使這些期待對你來說很不合理,也仍然可以允許對方擁有這樣的情緒,但這些期待,是對方自己的期待,你完全可以不用去回應這些期待,因為那是你界線內的事。 情緒與期待,這兩件事分開來看,關係就能維持得很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