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養成「心口不一」的習慣
2024 Mar 14 人際溝通
上週我和慧玲帶著兩個小孩一起去香港過生日,玩了整整兩天的迪士尼樂園之後,再帶他們到香港的市區走走逛逛。
這次的旅行有很多收穫,不過,這次我想跟你分享的,是旅行過程中,我對於一個說話習慣的觀察反思~
在一個交通的尖峰時刻,我們搭乘港鐵時,我們最小的兒子米米旁邊坐了一位剛放學的女高中生,入座時,這女生對米米友善地微笑了一下,可能是因為剛滿四歲的米米仍然像小動物一樣可愛,我感覺她很開心。
車輛行進中,我發現女學生偶爾會抬頭觀察小孩,然後又像是不想被發現,馬上低頭滑手機假裝沒在看,但是臉上仍掛著笑容,彷彿看到小孩的笑容有被療癒的感覺。
這原本是一個很有幸福感的畫面,但是,女孩接下來的這個動作,卻讓我開始產生了很多的思考。
她拿起手機,打開社群軟體,準備發一則限時動態,因為她手機的角度在我的位置實在很容易被瞄到,所以我忍不住偷看了一眼。
那一瞬間,我看見在她思考要發什麼內容的時候,本來臉上的幸福笑容忽然收斂,並且低頭在手機上發了一個翻白眼的表情符號,這讓我更移不開眼睛,緊接著我看見她在表情符號的下方,迅速地寫上了這個表情的備註。
「Yak, I hate kids.」(噁,我討厭小孩。)
看到這些文字的那一瞬間,我有點難過,明明小孩也沒有做什麼討人厭的事情,只是乖乖坐著,頂多就是好奇地四處張望而已。而且我見她明明很開心,卻在社群上表達了一個相反地情緒,這更讓我感到疑惑。
就在發完這一則限時動態之後,女孩放下手機,臉上出現了一種放心了的感覺,好像完成了什麼重要的任務一樣。
見到這個表情,我忽然想通了,因為我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曾經有過這種表達情感的習慣。
在我還是國高中生年紀的時候,總是覺得那些能夠直率說出自己負面感受的人,都很有勇氣、很酷,所以,只要有機會稍微表達負面的觀點時,就會說出來。
像是,明明大家一起出來玩很開心,當我聽到朋友表達開心的情緒時,我卻會說「還好啦!」並且指出去的地方有什麼缺點,或是剛剛發生的什麼事情不夠完美。
當然,那時候並不是只有我有這樣的習慣,身邊不少人都喜歡這樣說話,喜歡在明明被別人逗笑的時候,說別人很無聊,或是在明明很好奇別人帶來的新玩意兒的時候,說自己沒有興趣。
當時的我並沒有意識到這個習慣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直到我上了大學,一位個性很單純、直率的同學阿維,對我這種心口不一習慣提出抗議,我才驚覺這種說話方式其實會破壞關係。
有一次,阿維熱心地找了一間評價很棒的餐廳,約了我們三四個同學們一起去吃,在吃完之後,朋友們紛紛讚美餐廳的美食和氣氛,我也非常享受這一頓飯,但我卻下意識地說:「其實這間餐廳的牛排口感差了點,我有一次......」並且開始隨意的瞎編自己曾吃過什麼好料。
當時阿維沒有直接表達出不滿,但臉上的表情很明顯地笑得不燦爛了。回家路上,阿維鼓起勇氣對我說:「小虎,我其實很不喜歡你常常這樣......」然後告訴我,這樣說話的方式,不是第一次讓他不開心了。
阿維難得臉上沒有陽光,讓我很訝異,但更讓我驚訝的是,原來我一直都這樣說話,一直把朋友的善意推開,但是卻一點也不自覺。
天啊,這對那些把我當朋友的人來說,有多傷感情啊!
在那之後,我化自責為自省,開始敏銳地覺察自己這種心口不一的習慣,並且努力改善。雖然改變長期習慣並不容易,但好在多年後,我愛說讚美的話勝過了批評和抱怨,這種自責感也才終於從我心中消失了。
心思回到當時的車廂裡,在女孩臉上鬆了一口氣的表情當中,我可以想像,在她的生活圈中,大家可能都有這樣表達負面想法的習慣,而一旦把正面的感受說出口,就會有一種不合群的感覺,或者害怕那個脫下了說反話的武裝之後,脆弱的自己。
直率地表達正面的感受,如果被否定、被拒絕了,可能會很受傷,但表達負面的感受,即使被否定,也能若無其事地說,反正這是我的感想,不關你的事。
武裝自己的習慣,只能短暫的守護自己的情感,卻對人際關係和內在的協調來說,有著長遠的壞處。不過,在恐懼當中,人確實是比較傾向看著眼前,很難抬頭看得更遠呢~
看完這段車廂女孩的故事,不知道你是否也有一些反思呢?你也有這樣心口不一的習慣嗎?還是說,你對於身邊那些這樣講話的人,有更多理解了呢?希望這次的分享,能使你對於自己的說話習慣更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