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給大學學測後,難以抉擇的你
2020 Dec 25 未分類
文/ 徐慧玲
春天,是填寫志願、面試決戰的時節。
弟弟今年是在戰場上廝殺的戰士之一。
知道成績的那刻,他第一個傳訊息的人是我,把每一科分數一一列出來,我心想這是告知也是求救。

Image by S. Hermann & F. Richter from Pixabay
求救的目的不是害怕回家後被爸媽碎念,而是拿到成績單之後,不知道自己該往何處去?
回想自己填寫大學志願那年,知道成績的當下也是嚇得一愣一愣,總歸就是世上十之八九都不如意呀,話雖如此,還是得乖乖的對這些數字負責任。
那時的我填了中文系、哲學系、社會學系,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大學畢業後能夠去哪裡,單憑著「喜歡」這兩個字,不顧一切,任性的送出志願表。
是啊,有多少人真的能在十八歲生日時,拍胸脯保證,告訴大家知道自己要什麼?
那時候似懂非懂的我,就這樣跌跌撞撞,且戰且走的成為現在的我。
這幾天頻繁的跟弟弟傳訊息、講電話,透過引導、分享,替他分析最有利的選填方式,還開玩笑地說著哪個校系的正妹很多,藉此鼓舞弟弟士氣,不再因為不知道該往哪去,而沮喪失意。
我把最終決定權交給弟弟,告訴他無論最後選擇什麼校系、要往何處去,我都全力支持,因為只要是自己的選擇,就要為此負起責任,不要因為世俗眼光,迎合了大眾期待,日後埋怨別人,卻再也改變不了什麼。
關於你的我的十八歲,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開竅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人早熟,有的人需要更多磨練才會成長。
不管大學讀了什麼、去了哪裡,未來還有好多機會,會一點一滴的讓你更認識自己,我正是如此描繪自己的模樣。
春天,是填寫志願、面試決戰的時節。
弟弟今年是在戰場上廝殺的戰士之一。
知道成績的那刻,他第一個傳訊息的人是我,把每一科分數一一列出來,我心想這是告知也是求救。
Image by S. Hermann & F. Richter from Pixabay
求救的目的不是害怕回家後被爸媽碎念,而是拿到成績單之後,不知道自己該往何處去?
回想自己填寫大學志願那年,知道成績的當下也是嚇得一愣一愣,總歸就是世上十之八九都不如意呀,話雖如此,還是得乖乖的對這些數字負責任。
那時的我填了中文系、哲學系、社會學系,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大學畢業後能夠去哪裡,單憑著「喜歡」這兩個字,不顧一切,任性的送出志願表。
是啊,有多少人真的能在十八歲生日時,拍胸脯保證,告訴大家知道自己要什麼?
那時候似懂非懂的我,就這樣跌跌撞撞,且戰且走的成為現在的我。
這幾天頻繁的跟弟弟傳訊息、講電話,透過引導、分享,替他分析最有利的選填方式,還開玩笑地說著哪個校系的正妹很多,藉此鼓舞弟弟士氣,不再因為不知道該往哪去,而沮喪失意。
我把最終決定權交給弟弟,告訴他無論最後選擇什麼校系、要往何處去,我都全力支持,因為只要是自己的選擇,就要為此負起責任,不要因為世俗眼光,迎合了大眾期待,日後埋怨別人,卻再也改變不了什麼。
關於你的我的十八歲,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開竅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人早熟,有的人需要更多磨練才會成長。
不管大學讀了什麼、去了哪裡,未來還有好多機會,會一點一滴的讓你更認識自己,我正是如此描繪自己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