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技巧【溫柔的聲音】
2018 Apr 17 未分類
文/羅鈞鴻
她從進教室第一刻起,就一直是眉頭深鎖的狀態。她的穿搭風格專業俐落,整體氣質具有相當的威嚴感。
「老師,我要怎麼說話可以比較溫柔?」她在問我這句話的時候,語氣嚴肅果斷且急促,不過對她來說似乎是習慣的重量與速度感,於是我反問:「妳的目標是什麼?」
她說,她在公司是主管階級,知道自己在別人印象中是很強勢的,希望可以藉由控制自己的語氣,讓一些無法習慣她說話風格的伙伴感受到她溫柔的一面,藉此說服他們能夠提昇效率。不過這些內容,她至少花了五分鐘來詮釋,當下我感到混亂,也感覺到了對方的混亂。
我問:「能否幫我整理一下思緒,妳說想要改變聲音,目標是什麼?」
她答:「我想展現溫柔的一面啊!」
我又問:「為什麼要展現溫柔的一面?」
她差點翻了白眼:「為了在某些員工身上產生影響力。」
在這短短幾秒鐘的對話,她就展現了相當的不耐煩,彷彿我這些問題是不必要的。不過這些問題當然是必要的,不是為我自己釐清問題,也是為她釐清問題。所以我忽略她不耐煩的情緒,繼續提問。
我:「妳覺得語氣溫柔就能影響他們了嗎?」
她:「不知道耶,很多人都說我說話沒有女人味,不夠溫柔。」
我:「那妳真的也覺得,聲音只要溫柔就能影響他們了嗎?」
她:「也許不能,但我真的想不到方法能夠讓他們投入到工作裡。」
我:「妳認為他們無法投入工作裡,是因為妳不夠溫柔嗎?」
她:「應該還有更多原因,像是......」
忽然她踩了一個煞車,進入了思考的狀態,我感覺到這段對話的品質正要產生變化了。
不過從與她交流的第一印象去推斷,在他人面前反思不語應該不是她習慣的狀態,在她感覺到不安全之前,我決定要順這個勢,輕輕推她一把。
我:「怎麼了?」
她:「忽然多了很多想法,不過一時講不出來。」她說話慢下來了。
我:「沒關係,我們一起來探索。妳目前還想到什麼原因?」
她:「我其實也很疑惑,是不是我的領導風格有什麼問題呢?」
我:「妳覺得自己的領導風格有多大的彈性?」
她:「彈性?」
我:「是的,例如,能夠允許多少犯錯,或是能夠允許多少的不確定?」
她:「老師,我沒有想過耶,我一直以來都是希望大家不要犯錯,也一定要盡可能快速確定細節,這樣難道不對嗎?」
我:「減少犯錯與確認細節,都是工作效率上很需要的,這都很好。然而我說允許犯錯和不確定時,不是要去犯錯或是不細心,而是對這些事情有彈性。」
她:「重點不是去犯錯,而是去允許,是嗎?」她開始若有所思,並且整個語氣相當緩和。
我:「妳現在對於妳提出的問題有什麼想法?」
她:「我說不出來,不過我知道了,是我把他們逼得太緊。」
我:「很棒的發現!」
「這也許跟我是長女有點關係,我從小就被這樣教導......」她開始描述她的家庭背景,父母對她要求非常高,有弟妹之後,父母要她當他們的榜樣,並且管理他們,不讓他們誤入歧途。後來總是被選為班代,即使不當班代,在分組作業當中,也總是被依賴當組長發號司令。
因為一直被期待著,所以也對於犯錯有了恐懼,同時也更為積極地展現企圖心,避免別人看不起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行之有年之後,就讓她成為一個霸氣的主管了。
當她與我分享這些背景時,我發現她終於展現了柔軟的一面,不僅說話較輕,節奏也緩和,不過帶著一點不確定、青澀的感覺,彷彿剛離巢的雛鳥一般。
「妳有發現,自己說話變溫柔了嗎?」
最後,她終於笑了。
圖片來源/Pixabay
聲音是一個人靈魂的反射鏡,你的思維影響你的行動,而你一次一次的行動,也會讓思維更穩固。若不能看見自己無意識的思維與行動,就很難真正改變。
我的好友忘形老師說:「很多時候我們的不溫柔,好像是為了要保持什麼模樣,所以導致我們一直在追求某種模版。我們就會因此失去彈性,也失去包容,因為只剩下那個軀殼。」
邀請你一起思考:
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看過與上面故事類似的人生劇本呢?
說話的「溫柔」背後的思維是什麼呢?
📖 延伸閱讀:什麼樣的聲音比較能展現自信,讓人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