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與丑角的一線之間
2015 Dec 31 未分類
我的身邊有些這樣的朋友: 他們在人群之中扮演著開心果的角色,待人熱情,氣氛不好的時候總會跳出來搞笑。雖然這樣的人總讓人覺得很不拘小節,但有時私底下的相處,或是一起做事時,會發現他非常的細心,或總是預先想到可能遇到的問題,而且思考模式上並不如外在表現的活潑外向,骨子裡其實也是有十分老實憨厚的一面。這樣的朋友通常我都很喜歡跟他們相處,甚至稱兄道弟。 有幾次機會偷偷問了一些女性朋友,覺得這人怎麼樣,想藉機替朋友牽線,但是她們回答卻讓我出乎意料:「我覺得他這人很不錯啊~只是太吵了,總是靜不下來。總之好像少了點什麼,吸引不到我。」才知道他們努力製造氣氛促進朋友們之間關係的用心良苦,卻成為讓他們在別人眼中像個丑角的敗筆...... 如果有與他們共事的經驗或是更多深度的交流,會發現這樣的人其實也有很深厚的故事可以挖掘,也是可以展現得很有深度的。但這樣的人,較難在第一印象或是平時相處時讓人產生興趣,實在可惜! 上一篇《說出外柔內剛的力量》,講到關於「溫和型」的自我提昇,這次來談談另外一種表達風格「熱情型」的自我精進之道! 曾國藩在《冰鑑》一書用這樣的文字來形容「情緒」:「辨聲之法,必辨喜怒哀樂。喜如折竹,怒如陰雷起地,哀如石擊薄冰,樂如雪舞風前。」 熱情,是一種「快速與人建立關係」的風格,這種說話風格語調變化性大、表情多且誇張、說話時較注重感覺的傳達而非內容。給人的感覺是活潑外向、有趣搞笑,不過同時也會讓人覺得不夠嚴謹、太輕浮。因為外向的那一面風格強烈,所以通常內向特質的深度比較難表現出來。 「樂如雪舞風前」意思是說,雪花在飄的時候,若沒起風,就是靜靜緩緩地飄落,而起風時,像是跳舞一般優雅大方。樂型人要學習的是快速切換的能力,平時可以讓情緒保持穩定的狀態,遇到需要表現的狀況時再發揮活潑外向的本事,就如同雪花等到風來了才舞動那樣。 在心態的養成上,要懂得放鬆神經,以免因小事緊張而外向過度。雖然豁達的心是一種人生歷練,但是這種態度仍然可以主動訓練的。培養這種「鈍感」的方法,可以從放慢生活步調開始,如吃飯時慢慢吃,去感受食物的味道與口感;運動時放慢速度,去感受身體每一寸肌肉以及力量在身上的傳導。 在說話上,盡量避免咬字發音時「吃字」現象,可以練習朗讀報紙,每一個字都要確實的做了結尾,再說出下一個字。等到熟練之後,再提醒自己與人說話時也要保持這樣的習慣,久了就成自然。說話若能把咬字做完整的收尾,在給人的觀感上較有「有責任感」、「行事慎重」的特質,這樣就算表現得熱情,也比較不容易給人丑角的感覺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