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打破思考的慣性,讓溝通更順暢
2022 Feb 10 未分類
文/羅鈞鴻(小虎)
跟你分享一段關於溝通的趣事。
很多年前,我擔任一場講座的主持人,當時因為有很多工作同時在處理,所以我在講座開始前非常焦慮。當天講座的分享者,似乎有些需要,但是不好意思跟我提出要求。
醞釀了很久,他才向我緩緩靠近,說:「那個......小虎老師?」我當時因為很忙,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語氣,很急促地說:「是,請說!」
他當下應該被我的語氣嚇一跳,整個人說話變得更卑微:「那個~是說我講課不習慣帶太多東西啦......啊今天講座時間又比較長,我又怕如果時間長了可能會影響那個......課程品質啦!所以說......」
聽到這,我其實心裡已經很不耐煩,覺得聽半天卻完全沒有聽到重點,所以我身體稍微前傾,問他:「所以你的意思是?」
結果他更緊張了,他繼續說:「所以說......如果小虎老師您方便的話,啊,當然不方便也沒有關係啦,哈哈......如果您方便的話,是不是,能稍微......幫我準備那個......常溫的水呢?」
原來,只是要跟我要水喝啊……
當時真是又氣又好笑,明明三秒就可以表達完的事情,竟然花了超過三十秒呢!不過多年後回想起這件事,覺得當時的我實在太沒有敏感度,無意中給了他壓力,導致他更緊張,這才有了那一場很鬧的對話。
【快與慢是怎麼衝突的呢?】
▶︎快速決策-概念腦
優點:
➊ 有效率
➋ 理解力高
➌ 直覺強反應快
盲點:
① 缺乏耐心
② 忽略他人感受
③ 太強的主觀意識
▶︎慢慢感受-意義腦
優點:
➊ 悲天憫人
➋ 善於換位思考
➌ 能配合,有耐心
盲點:
① 缺乏效率
② 容易受影響
③ 沒有明確的原則
當我們都沒有意識到對方的不同,採取跟對方剛好相反的思考方式來溝通,那麼就會衍生出很多負面感受,造成溝通不良喔!
你在職場上有遇過這樣的對話嗎?
銷售業務小美剛出完外勤,回到辦公室,興高采烈地跟大家分享,自己今天跟哪位大客戶相談甚歡,覺得自己為公司帶來了很多業績。
同事們都很為她高興,但是一旁的行政夥伴阿正不僅沒有跟著大家一起歡呼,還冷冰冰的問:「所以,合約簽了嗎?」
氣氛瞬間結凍,小美覺得自己被質疑,為了說服阿正,不斷描述她跟客戶之間氣氛是多麼融洽,產生什麼火花。
但這些話不僅沒有讓阿正點頭肯定,反而問了更多尖銳的問題,讓小美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聊天的氣氛融洽,是公事上融洽,還是閒聊很融洽?」
「那你們有約下一次見面的確切時間了嗎?」
小美覺得,阿正好像在找她麻煩,對她整個人持否定態度。
但事實上,這只是阿正與整個行政部門的一般溝通方式,他們習慣第一時間釐清事實,當證據都穩妥之後,才淡淡地說出「你不錯」。
所以阿正對小美並沒有什麼意見,只是希望得到更有力的證據,證明這個案子能成,他才會有跟著大家一起開心的理由。
【冷與熱是怎麼衝突的呢?】
▶︎專注細節-洞察腦
優點:
➊ 高標準
➋ 在意細節
➌ 原則性強
盲點:
① 易鑽牛角尖
② 悲觀視角
③ 抗拒創意
▶︎靈活連結-創意腦
優點:
➊ 勇於創新
➋ 積極樂觀
➌ 反應靈活
盲點:
① 過於隨性
② 標準不清楚
③ 缺乏原則
很多時候,溝通上的不愉快,真的都不是雙方故意的,但如果順暢的溝通能帶來更多工作上的效益,就值得好好練習了,不是嗎?
培養人際敏感度的方法並不難,只需要在生活中多注意別人的表達方式,去感受他們當下的思考模式即可。有架構的觀察,並大量累積觀察的經驗,可以非常快速地建構自己的判斷系統,敏感度自然也會提升囉~
最後,問問自己:概念、意義、洞察、創意,這四種思考方式,你最常出現的思考方式是哪一種呢?
🔎完整版圖文請見:打破思考的慣性 讓溝通更順暢(上)/打破思考的慣性 讓溝通更順暢(下)
📖延伸閱讀:從 2 種表達習慣,認識人際溝通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