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會員登入
  • 關於小虎
    回主選單
    • 自我介紹/教學經歷
    • 書籍/線上課/音頻課程
    • 相關訪談
    • 社群資訊
    • 更多
  • 企業授課
    回主選單
    • 公眾表達的聲音訓練課
    • 組織內的溝通技巧
    • 敏感度銷售力
    • 客訴同理與溝通技巧
    • 線上會議/提案/簡報溝通力
    • 更多
  • 2023 年實體課程
  • 影音課程
  • 學員推薦
  • 文章總覽
  • 聯絡我們
  • 關於小虎
    自我介紹/教學經歷 書籍/線上課/音頻課程 相關訪談 社群資訊
  • 企業授課
    公眾表達的聲音訓練課 組織內的溝通技巧 敏感度銷售力 客訴同理與溝通技巧 線上會議/提案/簡報溝通力
  • 2023 年實體課程
  • 影音課程
  • 學員推薦
  • 文章總覽
  • 聯絡我們
文章總覽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全部
  • 聲音表達
  • 人際溝通
  • 閱讀分享
  • 教學記錄
溝通 關係 人際 錄音 表達 獨處 陪伴 自我成長 書寫 閱讀分享 工作 心法 社群 理財 情緒 聲音 戲劇 課程 方法 親子 家庭 練習 主持 伴侶 說話技巧 技巧 思考 緊張 寫作 傾聽 30 閱讀分享 閱讀相關 衝突 調適 閱讀 成長 理解 風格 創意 儀式感 創作 自信 人際溝通 遠距 線上互動 說話 自我溝通 職場
  1. 首頁
  2. 文章總覽
  3. 別讓焦慮怪獸吃掉你的表達

別讓焦慮怪獸吃掉你的表達

2022 Nov 18 聲音表達

文/羅鈞鴻(小虎)

當你正要開口說話,忽然一個不知名的感受湧上來,讓你的喉嚨一緊,你會怎麼處理這個感覺?​ ​

(1)停下來想想為什麼卡住了​

(2)不管它,繼續說話​

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2),因為讓眼前的人等,總覺得不太禮貌,所以這些感覺沒有被處理好,就累積下來了,甚至喉嚨緊變成了一種習慣,然後惡性循環。​

遇到表達的問題時,大多的人都會以為自己缺乏的是好的技巧,但是這麼多年來,我發現很多時候真的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表達焦慮」在作祟。

​ ▎不確定帶來焦慮

焦慮是什麼呢?我認為,人之所以會產生焦慮的情緒,是因為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或是對尚未發生的狀況有過度的聯想,雖然我們理智上知道自己是想太多,但是卻沒辦法輕易地停下來。

我們會對生活感到焦慮,對說話這件事當然也會喔!畢竟在開口說話之前,我們因為無法掌握別人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所以難免會有擔心害怕,在情緒緊繃的狀態開口說話,就會發生許多我們不喜歡的狀況,像是口吃、冗詞贅句、說話速度太快慢不下來、緊張到腦袋一片空白。有時候,則是在說話的過程中,對別人的實際感受有過度的聯想,以為別人不喜歡自己、對自己感到不耐煩,所以表現就越來越慌張,甚至頻頻出狀況。

那我們說話時,是在怕什麼呢?我們可能是擔心,別人會對我們說的話有負面的意見,或是覺得別人認為我們沒有資格說這些話,怕自己表現得不夠完美,擔心別人因此不喜歡我們 ⋯⋯ 

如果你也曾經因為上述的狀況而感到困擾,我相信你一定能懂,那種明明也沒做什麼,卻感覺非常消耗、非常累的感覺。

以前我在帶兒童表達營隊時,第一天總是會安排一個暖身活動,讓所有小朋友們輪流站到舞台上,他們不用開口說話,只需要在台上用眼睛掃視觀眾席,讓眼睛去適應在台上的空間感。

這個練習,對一些小朋友來說,一點壓力都沒有,他們告訴我,因為他們在學校常常參加演講比賽,所以不用開口說話,反而很簡單。

不過,其他的小朋友就不這麼認為了,有些小朋友站上台,雖然沒有緊張到發抖,但是他感到非常不自在。有些小朋友則是在台上沒辦法控制自己的眼神,掃視觀眾的過程當中,眼球會不斷地飄移。下台之後,完全不想和我說話,因為他覺得,那短短的幾秒鐘很累很累。 

後來,隊輔們想要試著體驗小朋友們的感覺,也站上台,用眼睛掃視所有人,結果,他們告訴我,看我示範好像很簡單,但實際自己上台走一次,才知道這有多讓人不安。甚至有一些大人,比小朋友們更無法接受這種不安的感覺呢! 

不過,並不是有豐富上台經驗的人就不會有表達焦慮,只是因為他們可以更快地從不確定的狀態中,找到屬於自己於當下環境共存的方式,所以看起來氣定神閑。 

好的上台經驗,就像我們人體內對病毒的抗體一樣,身體有免疫力的人並不是不會生病,只是症狀比較輕微,加上可以比較快從生病中恢復而已。 所以我認為,要能夠讓自己很自由自在的在人群面前說話,並不是靠解決幾個表象的問題就能夠達到,而是要培養一種體質,可以讓你在各式各樣充滿不安的環境中,減少各種不確定,並讓你找回你自己。

 ▎表達焦慮的背後是不自信

別看表達焦慮只是一個小小的情緒,它使我們造成的內在消耗,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喔。

內在消耗,指的就是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對抗讓我們不舒服的情緒,在這樣幾乎所有專注力都被佔用的狀況下,我們基本上是沒有餘裕的,而沒有餘裕,就不會有更好的創造力與應變能力,去因應外在的情境,做出理想的回應。

學說話的這條路上,我們當然都希望可以治標又治本,既可以學到實用的溝通技巧(外在),也同時改善體質(內在),讓我們在面對表達焦慮時,可以更好的發揮原本該有的水準。

所以我們要好好的認識表達焦慮背後成因,了解你的恐懼,會使你看清楚自己有什麼情感的需要,接著我們就可以想辦法去滿足自己的需要,也就能減少表達焦慮造成的影響了。

(全文收錄在《有溫度的溝通課》一書)

《有溫度的溝通課》購書管道:博客來實體書|博客來電子書|誠品 |金石堂|momo  

延伸閱讀:薩提爾冰山模式,帶我重新認識流眼淚

  • 分享此文章

About me

自 2010 年起,至各大機關團體與企業授課,教學內容包含:聲音訓練、口語表達、人際溝通。希望透過聲音,陪伴你更好的成為自己。

Contact me

  • Email: voicetaster@gmail.com
  • 官方 LINE:@voicetaster
  • 聲音教練 羅鈞鴻/小虎
  • 聲音教練 羅鈞鴻/小虎
  • 聲音教練 羅鈞鴻/小虎
  • 訂閱電子報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聲音教練 羅鈞鴻 小虎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
聆韵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統編 828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