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會員登入
  • 關於小虎
    回主選單
    • 自我介紹/教學經歷
    • 書籍/線上課/音頻課程
    • 相關訪談
    • 社群資訊
    • 更多
  • 企業授課
    回主選單
    • 公眾表達的聲音訓練課
    • 組織內的溝通技巧
    • 敏感度銷售力
    • 客訴同理與溝通技巧
    • 線上會議/提案/簡報溝通力
    • 更多
  • 2023 年實體課程
  • 影音課程
  • 學員推薦
  • 文章總覽
  • 聯絡我們
  • 關於小虎
    自我介紹/教學經歷 書籍/線上課/音頻課程 相關訪談 社群資訊
  • 企業授課
    公眾表達的聲音訓練課 組織內的溝通技巧 敏感度銷售力 客訴同理與溝通技巧 線上會議/提案/簡報溝通力
  • 2023 年實體課程
  • 影音課程
  • 學員推薦
  • 文章總覽
  • 聯絡我們
文章總覽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全部
  • 聲音表達
  • 人際溝通
  • 閱讀分享
  • 教學記錄
溝通 關係 人際 錄音 表達 獨處 陪伴 自我成長 書寫 閱讀分享 工作 心法 社群 理財 情緒 聲音 戲劇 課程 方法 親子 家庭 練習 主持 伴侶 說話技巧 技巧 思考 緊張 寫作 傾聽 30 閱讀分享 閱讀相關 衝突 調適 閱讀 成長 理解 風格 創意 儀式感 創作 自信 人際溝通 遠距 線上互動 說話 自我溝通 職場
  1. 首頁
  2. 文章總覽
  3. 打破思考慣性,讓溝通更順暢(上)

打破思考慣性,讓溝通更順暢(上)

2022 Jan 07 人際溝通

文/羅鈞鴻(小虎)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常常會有溝通的阻礙呢?

​ ​ 有時候,你用這樣的方式對待某人,他很開心,但同樣的方式拿來對待另一個人,卻感覺彼此仍充滿隔閡。也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對方卻以為你其實是別的意思,於是在釐清觀點的過程中耗費更多時間……​ ​ 理由很簡單,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當我們的思考方式不一樣的時候,理解一件事情的方式就不一樣。

就像「算了」,這兩個字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句子,對大部分人來說,都無傷大雅,但是也有些人聽到這兩個字就會很不高興,覺得自己被敷衍了。​ ​ 如果你聽到「算了」兩個字會不高興,也許你可以問問自己,你的大腦習慣怎麼解讀這兩個字的含意呢?​ ​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有時候也跟慣性有關,當我們彼此之間的思考慣性不同時,可能產生不同的溝通模式,而我們又剛好沒有採取彼此期待的模式,可能就會因為不順暢,而讓對話的體驗很糟糕。​ ​

大部分時候,我們都無法意識到自己怎麼思考的,更不用說去察覺到別人可能的思考模式,所以,對於思考慣性的敏感度,將會左右我們對於溝通的掌握喔!​ ​ 我們先將人的思考方式,粗略分成四大類:概念腦、意義腦、洞察腦、創意腦。接下來,我會用兩篇文章來跟你分享,思考慣性不同所造成的衝突。

​ ​ 首先,我們來看看「概念腦」和「意義腦」的衝突吧!

​ ​ 快速決策-概念腦

​ ​ 優點:​ ➊ 有效率​ ➋ 理解力高​ ➌ 直覺強反應快

​ ​ 盲點:​ ① 缺乏耐心​ ② 忽略他人感受​ ③ 太強的主觀意識

​ ​ 慢慢感受-意義腦

​ ​ 優點:​ ➊ 悲天憫人​ ➋ 善於換位思考​ ➌ 能配合,有耐心​ ​

盲點:​ ① 缺乏效率​ ② 容易受影響​ ③ 沒有明確的原則

​ ​ 跟你分享一則溝通的趣事:​ ​ 很多年前,我擔任一場講座的主持人,當時因為有很多工作同時在處理,所以我在講座開始前非常焦慮。

當天講座的分享者,似乎有些需要,但是不好意思跟我提出要求。​ ​ 醞釀了很久,他才向我緩緩靠近,說:「那個......小虎老師?」

我當時因為很忙,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語氣,很急促地說:「是,請說!」​ ​

他當下應該被我的語氣嚇一跳,整個人說話變得更卑微:「那個~是說我講課不習慣帶太多東西啦......啊今天講座時間又比較長,我又怕如果時間長了可能會影響那個......課程品質啦!所以說......」​ ​

聽到這,我其實心裡已經很不耐煩,覺得聽半天卻完全沒有聽到重點,所以我身體稍微前傾,問他:「所以你的意思是?」​ ​

結果他更緊張了,他繼續說:「所以說......如果小虎老師您方便的話,啊,當然不方便也沒有關係啦,哈哈......如果您方便的話,是不是,能稍微......幫我準備那個......常溫的水呢?」

​ ​ 原來,只是要跟我要水喝啊!​ ​ 當時真是又氣又好笑,明明三秒就可以表達完的事情,竟然花了超過三十秒呢!

不過多年後回想起這件事,覺得當時的我實在太沒有敏感度,無意中給了他壓力,導致他更緊張,這才有了那一場很鬧的對話。​ ​當時我身兼多職,很忙碌,因此當時我的思考模式是傾向概念腦,而對方在乎我的感受,希望婉轉的表達自己,是意義腦。

當我們都沒有意識到對方的不同,採取跟對方剛好相反的思考方式來溝通,那麼就會衍生出很多負面感受,造成溝通不良喔!​ ​ 以上,是概念腦與意義腦的介紹與他們之間常有的衝突,下一篇,我再跟你分享,洞察腦與創意腦的思考習慣,會造成什麼樣的衝突,還有,我們怎麼培養人際的敏感度。​

延伸閱讀:打破思考慣性,讓溝通更順暢(下)

FB 圖文版:打破思考慣性,讓溝通更順暢(上)

  • 分享此文章

About me

自 2010 年起,至各大機關團體與企業授課,教學內容包含:聲音訓練、口語表達、人際溝通。希望透過聲音,陪伴你更好的成為自己。

Contact me

  • Email: voicetaster@gmail.com
  • 官方 LINE:@voicetaster
  • 聲音教練 羅鈞鴻/小虎
  • 聲音教練 羅鈞鴻/小虎
  • 聲音教練 羅鈞鴻/小虎
  • 訂閱電子報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聲音教練 羅鈞鴻 小虎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
聆韵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統編 828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