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技巧【說話持久不累】
2017 Dec 17 未分類
文/羅鈞鴻 在我演講,或是公開班課程當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怎麼樣說話才能持久不累呢?」 相信這個問題應該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尤其當你的工作常常需要長時間說話,話說多了,就會感覺到喉嚨緊緊的,有時候會喉嚨痛,或是嚴重一點就沒聲音了。 要能夠說話持久,最重要的就是用有效率的肌肉運作來發聲,我們發聲的肌肉都屬於無法隨意控制的「不隨意肌」,他們的功能非常複雜,既要負責吞嚥,又要處理呼吸,願意把剩下的力氣拿來貢獻在發聲上,也算是大發慈悲了。雖然他們不太受控,但好消息是,他們仍然會依照你的意念,協助你,去做你想做到的事情。 在過去,有些人會告訴你,說話無法持久或音量太小,是你的丹田不夠力,或是肺活量不夠,這些觀念都不是完全正確的。事實上,當你著重在肺活量以及出氣的力道上,你的發聲將會伴隨著過量的出氣,這就會造成口咽腔內的肌肉巨量的疲勞。圖片來源/Pixabay ▕ 如何檢測自己的說話是屬於出氣過度的呢? 首先,先大口的吸氣,吸到飽飽的。 接著吐掉一半的氣,大概就好。 用剩下這一口氣,將一到十反覆的唸,看能唸幾次。 如果你能唸到八次以上,恭喜你,你的出氣量很健康; 六到八次,表示症狀輕微; 四到六次,表示你的出氣算是稍微多了點; 如果你唸不到四次,代表你算是嚴重的出氣過度喔! ▕ 如何改善過度出氣的症狀呢? 簡單來說,只要減少出氣量就可以了。但每個人發聲時的肌肉狀況都不一樣,如果要更精確的針對個人問題來解決,建議找個聲音教練為你作專業分析與建議喔。 這邊分享一招有用的方法,可以減少說話疲勞帶來的不適感。 ▕ 加入斷句 在說話過程中,加入斷句的好習慣,不僅能減少說話時肌肉的負荷,也能夠讓對方更輕鬆理解你的說話內容喔!
📖 延伸閱讀:聲音技巧【說話的穿透力】